隨着香港全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對技術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職專教育成為培養相關人才的重要途徑。構建以資歷架構為本的職專人才發展階梯,將極大有助確立職專教育地位、彰顯職專教育價值,促進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德國建立的以資歷架構為本的職業教育發展階梯,對於本港有很大的啟發。
特區政府多年來大力推動職專教育,但社會上對職專教育的偏見仍根深柢固,只視作升讀大學無望的出路,年輕人普遍不願選擇職專教育。長此以往,不但不利職專教育發展,更不利於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輸送技術人才。以資歷架構為本,建構清晰的職專教育學歷及職業晉升階梯,不但能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能彰顯職專教育的地位和價值,極大有助從根本上扭轉社會偏見。
在學術教育、職專教育及持續進修領域構建定位清晰、一一對應的資歷架構有諸多好處,第一是優秀的技術人才往往從中學開始便接受職業教育,其後透過修讀應用科學大學或持續的職業進修以不斷提升,資歷架構能夠將接受職業教育所獲文憑和參加職業進修所獲證書/資格有效銜接,令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體系更加完善。第二是加強了職業教育文憑、職業資格與傳統學術學位之間的平行等價對應,拓寬了技術人才的發展階梯,有助轉變「學位至上」、「工字不出頭」的傳統偏見,增強職專教育的吸引力。第三是有利鼓勵終身學習,提升勞動人口競爭力。
德國國家資歷架構(DQR)現時已認證並歸類了所有獲官方認可的各類學歷及職業資格,總計30餘種;當中約8種屬於傳統學術教育學歷,其餘20多種皆為職業教育。事實上,德國成功發展職業教 育可稱得上與職業資歷架構關係密切,第一,令職業教育學歷與傳統學術教育學位等值對應,確立了職業教育地位。比如完成德國基本職業教育培訓課程畢業生可獲取德國資歷架構第四級資格,此後可選擇升讀大學,畢業後獲學士學位,對應第六級;亦可選擇職業進修,逐級向上取得職業資格,技師(Meister)、專家(Fachwirt)等職業資格對等學士學位,同屬第六級;此後還可繼續進 修,取得對等碩士學位的第七級資格。
第二,雖然高中畢業證Abitur對於申請德國的學術型大學相當重要,但德國也致力為職業教育學生建立系統的升學階梯,讓未持Abitur人士也能銜接學術型大學。比如技師、專家等第六級職業資格持有者,可直接申請入讀傳統學術大學修讀學士學位課程,毋須再考Abitur。持有初級職業教育與培訓資格(Initial VET)的學生,若具備至少3年相關職業經驗,可報讀與其職業領域相關的大學課程;具有職業教育背景的高中畢業生,可申請指定專業的大學課程,亦可參加數學、語言等相關考試,以獲更多專業選擇。可見,職業教育也是入讀大學的有效途徑,因而在德國很受認可。
第三,資歷架構不僅囊括學歷,還包括透過職業培訓獲得的職業資格。而接受職業培訓並獲得 DQR認可的各類職業資格需要參加行業內職業技能考試,目前約100個行業都有專門的職業技能考試,所以被納入資歷架構的各類職業資格受業界廣泛認可。再加上DQR的資歷等級細緻清晰,令企業僱主能夠更準確評估僱員的能力,並據此設置具吸引力的可觀薪酬、福利標準。
除此之外,德國一直歡迎境外尤其是歐盟國家學生赴德就讀職業教育課程,然而各國資歷框架各異,在德國取得的證書或職業資格,回到本國未必完全受認可,影響了境外學生赴德就讀的意欲。因此,德國把歐洲資歷架構(EQF)的八級模式轉化並納入至DQR,其他歐盟國家學生在德國獲得職業資格後,回國亦能得到認可。
德國以資歷架構為本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經驗,值得香港結合自身特點借鑑。在本港,首先應該讓不同的職業教育資歷名銜在資歷架構內能清晰地對應資歷等級。在本港職專教育領域,同一資歷名銜橫跨數個等級的情況在資歷架構內很常見,導致業界很難對有關名銜有清晰的定位;再加上很多職業進修課程是學校獨立開設,教學內容是否切合業界需要、訓練是否足夠、學生質素是否達標,業界未必完全了解;資歷架構中有關通用指標也相對比較籠統,僱主在聘用人才及制定薪酬標準時很難有清晰的參考,因而傾向將薪酬定為較低水平,這令年輕人抗拒選擇職專教育。所以職專領域資歷名銜在資歷架構內對應的等級需要進一步改善,至少要做到一個名銜只對應一個等級。
第二,本港資歷架構以文憑和證書為主,特區政府現時正推進各行業圍繞資歷架構,編制與資歷架構一一對應的職業資歷階梯,接下來應該由權威的政府部門集中統籌,並增加投入資源,提供更多商業或政策誘因鼓勵業界深度參與,從而加快推進這項工作,同時將更多受業界認可的職業課程、培訓納入職業資歷階梯。這一方面能為從業員提供更多元、清晰的個人發展路線圖;另一方面,業界深度參與編制職業資歷階梯,有助令不同資歷級別對應的能力要求、學習範圍、訓練內容與實際需求更匹配,各類型課程更受業界認可,讓職業資歷階梯中各級資歷在業內更具公信力,僱主聘用人才時的參考價值會更高,並可據此釐定具吸引力的薪酬和晉升標準,亦能更容易地聘請到合適人才。
第三,本港職業教育背景學生升讀大學並向上進修的機會現時相當有限,未來除了應該繼續謀劃包括應用科學大學在內的多元、貫通的職專教育體系,令學生在職專教育架構內拾級而上,也應該增強職學聯通,比如獲得職業資歷階梯內屬資歷架構第五級或以上資歷的人士,可憑此資歷級別直接申請學術型大學或應用科學大學學士學位課程;獲第六級職業資歷人士,可憑此直接申請碩士學位課程。這不但能令職專教育成為升讀大學並向上進修的另一條有效路徑,增加職專教育的吸引力;同時也有助為激活新質生產力培養高級技術人才。
建設國際教育樞紐是香港教育界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其中包括取錄境外學生來港就讀職專課程。職專課程以職業為引導,本港應該抓緊與內地、東盟乃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加緊商討職專教育學歷及職業資歷互認,或合作開設職專課程,從而進一步提高香港職專教育在境外的認受性,吸引海外學生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