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谷貿易多元化 官商加速開新局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A16(2025年5月12日)
撰文 : 黄楚基 全國政協委員、思路研究會副會長

     美國近期以「對等關稅」為名面向全球加徵關稅,這種做法擾亂了全球市場,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遭受的影響不可輕視。

     香港一直以來堅守自由貿易原則,對絕大部分進口商品實施零關稅,面對對等關稅帶來的衝擊,香港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堅守自由貿易的底綫,更要多元化國際經貿合作布局,以長遠眼光構建更具韌性的經濟體系。

供應鏈遭擾亂 衝擊貿易航運中心

     對等關稅措施引發貿易成本上升,國際市場需求將受到抑制,無可避免衝擊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首先,加徵關稅會直接增加商品由香港出口到美國的成本,削弱來自香港的商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美國是香港重要貿易夥伴,倘香港出口商品價格因為關稅而上漲,將導致美國進口商轉向其他價格更低的市場,減少對香港的依賴。這一方面打擊了本地企業的收益,特別是對於依賴美國市場的製造業和貿易公司,加徵關稅將直接導致定單減少,甚至需要縮減規模或關閉;另一方面,還會削弱香港作為全球商品增值和集散地的角色。

     事實上,2024年香港整體出口總值約4.54萬億元,當中香港對美國的出口總額約為2,960億元,佔香港整體出口市場6.5%,是香港第二大出口市場,僅次於內地。由此可見,美國對香港加徵關稅不僅打擊本地經濟,還會降低香港出口貿易量,削弱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

     第二,美國對香港加徵關稅還會削弱香港區域競爭力。香港一直以低稅率、自由和高效的市場促進全球貿易,但美國加徵關稅會迫使香港的出口商承擔更高的成本,減少其在亞洲市場中的競爭優勢。相比之下,鄰近的經濟體如新加坡等可能會藉此機會吸引國際貿易資本和業務,與香港的國際貿易中心地位形成直接競爭。

     第三,香港作為全球航運中心,航運業高度依賴全球貿易市場的流動性和穩定性。對等關稅措施導致全球貿易格局緊張,擾亂全球供應鏈,干擾貿易市場的流動性和穩定性,直接影響香港航運業的貨運量、貨物流通成本及市場競爭力。

     第四,香港的國際聲譽也會因此受影響。在「一國兩制」方針下,香港在國際社會上一直享有特殊的經濟地位。基本法訂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單獨的關稅區,有關地位獲關貿總協定認可。而且依據基本法,「中國香港」是世界貿易組織和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等國際組織單獨成員。

發揮民間外交力量 向美政府施壓

     然而,美國單方面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不可避免會使外資對香港的單獨關稅區地位產生疑慮,在考慮進入香港市場時,擔心投資後可能會進一步面臨關稅調整、貿易壁壘增加等問題;同時重新評估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以及國際航運中心的價值,從而更加謹慎評估風險,最終影響外資企業對港投資的決策。

     為應對美國濫施關稅,特區政府此前公布七大措施,包括加強國際交往合作、吸引外國企業和資金進駐香港等。為免國際社會因美國單方面取消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而削弱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信心,香港在配合國家外交策略的同時,應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為自由貿易發聲。香港應配合國家的外交策略,就事件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在國際社會中推動多邊反制。建議香港通過區域及多邊平台,宣傳香港的自由經濟政策和競爭優勢,讓更多國家了解香港的獨特地位與價值,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形象。

     此外,在官方外交途徑作用有限的情況下,香港可發揮與美國進行民間外交的力量,例如與美國商界保持溝通。過去10年,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達2,715億美元,是其全球貿易夥伴中最高。事實上,香港美國商會已明確反對美國對港加徵關稅,說明美國內部並非鐵板一塊。通過智庫交流、行業對話等方式,香港可以放大美國企業在港利益受損的聲音,向美國政府施壓。

     與此同時,香港更需要着眼結構性問題,加快貿易多元化布局,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供應鏈是國際貿易的重中之重,而全球供應鏈正在加速重組,在此背景下,建議特區政府協助本地企業部署新供應鏈服務,帶領香港和內地企業開拓新興市場,拓展國際貿易活動。政府應鼓勵及協助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綫國家或東南亞國家加強合作,將部分生產環節轉移至關稅政策較為優惠的地區,以降低美國關稅政策對香港出口的影響。然而,美國近期對部分國家採取措施,打擊中國及香港企業通過其他國家和地區間接向美國輸入產品的行為。因此,在布局新的供應鏈時,應審慎評估其可行性與可持續性,避免因短期規避關稅而導致更長遠的經濟風險。

     為從根本上建立更穩固的國際貿易基礎,香港應積極拓展美國以外的貿易市場,特別是東盟、中東以及其他一帶一路沿綫國家,切實做到國際經貿多元化布局。港府可通過經貿辦、貿發局和民間力量,加強與這些地區的經濟合作,為企業提供更多市場資訊和政策支持,幫助擴展當地市場。分散投資和貿易,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長遠而言是應對對等關稅政策的重要路徑。

保對外零關稅 顯營商優勢吸外企

     繼續保持全球零關稅,是維護國際社會對香港信心的重要舉措,保持零關稅政策能凸顯在港營商的成本優勢,更是彰顯一國兩制獨特優勢的關鍵,在紛亂複雜、波譎雲詭的全球經貿環境下吸引更多跨國企業進駐香港。

     此外,面對全球市場多元化貿易布局,企業需要面臨重新調研市場、調整產品結構、規劃新航綫、開展全新物流合作等一系列問題,短期內將推高企業的運營成本,政府需要在政策層面做好支援,這同樣需要細緻的部署。

港谷貿易多元化 官商加速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