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在香港設立飛機拆件、高價值零件回收及交易服務。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和全球金融貿易中心,具備成熟的國際化金融和貿易網絡、普通法體系,應該善用基礎優勢,打造集拆解、回收、認證、交易及相關配套服務於一身的飛機部件處理及交易中心,促進這一新興產業在本港蓬勃發展。
飛機拆解及部件回收、交易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豐厚的利潤空間,全球商用飛機拆解和回收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3年的80.7億美元增長到2033年的147.2億美元。而歐洲飛機回收及交易龍頭企業選擇落戶香港,有助吸引來自亞洲乃至全球的飛機來港進行拆解或採購部件。與此同時,香港國際機場貨運能力長期位居全球前列,有一流的人才、技術和豐富的管理經驗,為飛機零部件貿易和物流配送提供高效保障。此外,本港擁有完善的國際金融和法律體系,相信能為此產業提供優越的制度環境和高質量的配套服務。
在香港建立高效的交易平台,讓回收後的高價值零件直接在本地交易,能夠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獲得更高的收益。香港「飛機部件交易中心」應充分發揮國際金融中心與國際貿易中心的雙重優勢,整合飛機部件現貨交易資料、合約、招標及訊息發布等功能,提供從專業估值、認證、交易、融資、跨境支付結算的「一站式」服務,打造完整的飛機部件交易生態系統,力爭達至最高的交易效率。
飛機零部件交易涉及金額高,並且往往涉及全球市場跨境交易,金融支持尤其必要。比如歐洲龍頭企業曾將新加坡作為落戶的重要選項,但最終選擇香港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看中香港便於進入內地及東南亞市場的戰略地位。建議依託香港作為全球最大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積極推動人民幣作為飛機部件交易的結算貨幣之一。這將更便於內地買家來港購買飛機零部件,海外零部件也更容易進入內地的巨大市場,吸引全球賣家和中國內地買家在香港交易,也有利促進亞洲乃至全球飛機拆解及零部件交易在香港集聚。
與此同時,保險業應該針對飛機部件在處理、倉儲及交易各環節中的特殊風險,開發與之匹配的保險產品。例如在物流保險方面,可針對高價值部件在運輸過程中的潛在損毀等風險,設計專項保障計劃,為買賣雙方降低交易風險,提升市場交易信心。
在貿易方面,應充分發揮特區政府駐海外及內地經貿辦的橋樑作用,主動向全球尤其是東南亞和內地主要航空企業、維修服務商及供應鏈公司推介香港交易平台優勢、專業服務配套及便利化政策措施。同時,借助貿發局的全球網絡資源,定期舉辦以飛機部件交易為主題的行業峰會及商務對接活動,主動對接國際航空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促進產業鏈各環節在香港匯聚。
經拆解的飛機部件必須獲得適航認證才能交易,全球主流適航認證有美國FAA、歐洲EASA及中國 CAAC等,買方往往會根據飛機註冊地的監管要求及其他需求採購經相應標準認證的零件。不同標準的適航認證在全球受認可程度不同,直接影響零件的流通性,提供高流通性的零部件,是國際飛機零部件交易中心的核心競爭力。
香港可憑藉國際高度認可的法律體系及成熟的專業服務基礎,由政府主導,聯合民航處、機管局、航空企業及高水平的航空維修站,成立能夠提供全球權威認證的飛機零部件認證平台,積極尋求與包括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歐洲航空安全局及中國民航局在內的全球主流認證機構建立深度合作,提供靈活、便捷的拆解零部件認證,令買方可按需求為高價值的拆解零部件選擇不同的認證,從而提升零部件的流通性和交易效率。
可靠的部件追蹤溯源是飛機部件認證與交易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港還需要建立零件訊息全面追蹤平台,建議基於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的特性,構建飛機部件追蹤溯源管理系統,完整記錄包括部件維修歷史、使用時數及非事故證明書等關鍵資料,形成既有全面的訊息又具備極高信譽的追蹤溯源系統,增強航空企業在港進行飛機拆解零部件交易的信心。
長遠來看,香港應該借此契機,對標國際主要適航認證機構的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香港適航認證標準。倘若香港的適航認證能得到廣泛國際認可,將極大提升在香港拆解飛機及交易零部件的吸引力。建議選派專業人員前往美國、歐盟及中國內地等國際主要適航認證機構的地區,接受系統性的適航認證培訓,熟練掌握各方的技術規範與管理要求,進一步精準對標國際標準。與此同時,民航處應着手制定航空部件溯源與認證管理的相關法例,明確部件溯源標準、認證準則及監管框架等等,促進本港構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適航認證標準。
事實上,建設成熟的國際「飛機零部件交易中心」,除了有助飛機拆件,高價值零件回收獲得更大價值,更有助確立香港在航空部件認證與交易領域的權威地位,這不但有助鞏固國際航空樞紐地位,還能促進香港航空業發展更上層樓。